碳化硅在汽車電動化中迎來黃金期 未來五年將是整合期
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在汽車電動化浪潮下迎來黃金發展期,不過國產器件“上車”還需三五年。國內一百多個碳化硅項目,未來五年需要行業整合,才能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12月7日在化合物半導體新應用前瞻分析會上,集邦咨詢化合物半導體分析師龔瑞驕表示,SiC功率器件市場過去由供電應用推動,直到2018年首次應用于特斯拉主逆變器后,汽車逐漸成為其殺手級的應用領域。
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測,全球SiC功率器件市場規模將從2020年的6.8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的33.9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將達38%,其中新能源汽車的主逆變器、OBC(車載充電器)、DC-DC(電源模塊)將成為主要驅動力,或在2025年占據62%的市場份額。
這已引發全球對SiC功率器件“上車”項目數十億美元的投資。龔瑞驕說,關鍵要延長新能源汽車的續航時間、縮短充電時間,而普及過程要看SiC實現的電池節約成本與SiC生產成本的對比。頭部的SiC功率器件廠商已與車企建立緊密聯系。如,意法半導體與特斯拉、三菱、日立合作;英飛凌與現代、小鵬、大眾合作;Wolfspeed與大眾等合作;羅姆與吉利等合作;安森美與奔馳、奧迪、蔚來合作。
800伏SiC逆變器將是下一代高效電動車的核心部件。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測,2025年全球電動車市場對6英寸SiC晶圓需求可達169萬片,其中絕大部分將用于主逆變器。
這也帶動了中國的碳化硅熱潮。深圳大學半導體制造研究院院長王序進冷靜地說,硅基半導體有幾千億美元的市場,化合物半導體未來市場規模約是前者十分之一。最新統計顯示,國內碳化硅項目有100多個,小市場投這么多錢,目前碳化硅晶圓的生產良率還非常低,投資要三思而行。
高瓴資本運營合伙人呂東風也提醒說,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場前景看好,但其技術還在演進中,從6英寸向8英寸轉變后,成本下降的速度可能會超過預期,中國企業在成本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較難,需關注其中的風險。機會不一定在上游半導體,也可能在模組廠。
三安集成電路銷售總監張翎透露,三安在湖南長沙建設了國內一條碳化硅全產業鏈,涵蓋長晶、晶圓、外延、芯片、研發、封測環節,今年6月點亮投產。下一步,光伏、新能源和汽車的OBC、DC-DC、主驅都是發力的方向。
“國內100多個碳化硅項目,目前還沒有做車規級產品的。”王序進認為,車規級相比消費級、工業級,產品對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更高。車規級產品沒有三五年投入是不行的,因為與車廠合作至少要三五年。國內車廠采用國外車規級芯片,現在存在芯片荒,國產化替代有巨大空間。全球半導體行業已經過幾十年的整合,海外都是集團軍做戰,中國遍地是“游擊隊”,如果要實現趕超,需要資本把“游擊隊”整合起來,未來五年將是整合期。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機械裝備排行榜
-
2021-12-07 16:54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
機械裝備熱門推薦
-
2021-12-07 16:54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