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升科技踩著“碳足跡”向前進:實際操作難度很大
“雙碳”目標已確定,經過前期規劃,國內確定了石化、化工、建材等8個行業納入碳排放核算核查重點行業,這其中不包括汽車行業,為汽車企業配套的電池行業也不在列。但是,當升科技作為電池材料企業已經未雨綢繆,提前了解碳排核算核查的原則和標準,收集與排放相關的數據文件,記錄并保存數據文件來源。當升科技市場部經理朱素冰說:“碳排放的趨勢只會更加嚴格,現在電池行業沒有被納入,不久的將來也將面臨這些問題。
記者采訪過多家電池企業,大多數還沒有安排專門的人員進行碳排放核算核查工作,當升科技已踩著“碳足跡”向前進。12月9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主辦、安泰科承辦的“鎳全生命周期管理研討會—綠色交通中電池用鎳碳足跡評估”在網上舉辦,朱素冰分享了當升科技的經驗。
歐盟率先提出碳足跡核算要求
我國對汽車及電池產業沒有提出太多的碳核算要求。而歐盟在2020年發布《歐盟新電池法規》提案,初定于2022年1月1日起實施,并將逐步替代歐盟現行電池指令(2006/66/EC)。這部新法規對電池作出了很多新規定,林林總總加起來不少于15項。朱素冰說:“在所有的這些規定中,最主要的就是明確提出了碳足跡評價的要求,不僅對歐盟內部企業影響很大,對進出口的電池產品也有深遠影響。”
碳足跡是新生事物,以前歐盟也沒有經歷過,在新法規中,歐盟沒有采取急進的策略,對碳足跡管理、循環含量等要素提出了階段性改善要求。2023年1月1日起,電池二維碼需要包括符合性聲明,分開收集符號、超限物質化學符號。2023年7月1日起,電池產品的二維碼需要包含報廢信息。2023年1月1日起(預計),汽車電池需要包含供應鏈盡職調查信息,2024年7月1日起,動力電池需要有碳足跡聲明,2026年1月1日起,動力電池需要有碳足跡性能等級。2027年1月1日起,新法規要求的基本信息、容量信息等全部包含在內。
朱素冰說:“新法規對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按照生命周期評價法,需要向上追溯,直到礦山開采。電池材料企業處在中間環節,不但需要準確評估自身碳排的狀況,還需要向自己的上游企業要求碳足跡核查數據。”
據介紹,目前,碳足跡沒有統一的核算方法,國際上較為通用的是生命周期評價法 Life Cycle Assessment,這種方法主要評估某一產品在生命周期或服務過程中所排放出來的溫室氣體。
實際操作難度很大
碳足跡的邏輯線很清晰,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難度比較大。朱素冰說:“電池中用到不同的材料,不同的電池材料由不同的企業生產,不同客戶遵循的標準和方法不一樣,這會導致很難確定部分原料、輔料、添加劑的排放因子,另外,供應商配合碳足跡排查的積極性不大,也會使得材料企業受‘夾板氣’。”
據介紹,電池材料企業處在中間環節,很難把握碳足跡核查尺度,如果碳排核算結果過高,企業有可能喪失成為高端客戶的核心供應商的機會;如果碳排核算結果過低,就會導致難以應對客戶持續提高的改善要求。
大多數企業對碳足跡不太了解,這或許與有些企業的產品還沒有走向國際市場,尤其是沒有進入歐盟市場有關,國內的電池行業還沒有碳足跡的要求,他們對此重視不夠。少數企業做好了碳足跡的準備,而大多數沒有做好準備,碳足跡短期內在國內很難開展。
當升科技的產品大量出口海外,記者多年前采訪得知,日本松下的電池材料由當升科技提供,松下的電池大量銷往歐洲,當歐盟的新電池法規還在醞釀時,當升科技就給予了關注,并且積累了一些經驗。朱素冰用當升科技的產品舉例向大家分享經驗。
在分享的最后,朱素冰說:“我國電池材料的碳足跡工作已在醞釀起草之中,希望盡早公布,讓電池行業盡早適應新的規則要求。”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能源環保排行榜
-
2021-12-10 14:09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能源環保熱門推薦
-
2021-12-10 14:09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