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宜州凝聚全要素打造輻射全球的“中國絲綢新都”
隨著我國“東桑西移”和“東綢西移”的持續推進,廣西抓住機遇,桑蠶養殖業成為占據全國桑蠶養殖“半壁江山”的產業高地。記者在河池市宜州發現,作為全國最大的桑蠶養殖縣區,宜州正加快凝聚全產業鏈要素,以品牌化、集群化、平臺化聚力打造輻射全球的“中國絲綢新都”。
廣西河池市繭絲綢加工能力領跑全國,目前有繭絲綢加工企業29家,白廠絲產能1.1萬噸,占廣西白廠絲總產量的71.85%;坯綢產能600萬米,占廣西坯綢總產量的37.31%。宜州區作為河池市桑蠶產業核心區,產業輻射影響力與日俱增。
“去年投資100多萬元改造員工宿舍,就是為了滿足國際奢侈品牌對供應商的資質要求。”廣西嘉聯絲綢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韋年光說,國際品牌廠商對宜州絲綢產品關注度持續提升,已數次前往其企業進行考察,并對企業員工的住宿和人文關懷等情況進行細致調研,以進一步商談將其納入國際品牌供應商。
圖為廣西嘉聯絲綢有限公司彩絲生產車間的工人正在作業(徐麗珠 攝)
韋年光表示,公司已成為某國際知名連鎖品牌的供應商,同時還與多家奢侈品牌保持密切溝通,以調整產品結構,滿足國際絲綢產品新需求。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來自意大利、法國、美國、印度等地的企業對宜州絲綢產品關注度持續提升,無論是奢侈品需求的高品質絲綢還是印度需要的中低品位產品都能在宜州得到較好滿足。如何提高產品品控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及高附加值產品開發能力是下一步發展的重點。
“煉白和印染能力不足已成為制約宜州絲綢全產業鏈發展的瓶頸。”絲綢之路產業園董事長助理歐春燕說,正是瞄準了宜州絲綢產業印染的巨大需求和發展潛力,產業園引入東部印染企業,補齊宜州產業短板,搶占行業先機。
河池市投資促進局局長張秋文說,印染是絲綢產業鏈的一大關鍵要素,河池市將利用前端優質資源稟賦和市場空間,吸引東部產業轉移,并推動產業轉移與產業升級同步,構建絲綢產業可持續綠色發展體系。
產業鏈的逐步完善使得宜州絲綢產業集群吸聚能力進一步提升,桑枝提取降糖生物堿、絲綢文創等企業加速落戶生產。
在10日于宜州區舉辦的首屆中國絲綢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河池絲綢產業投資峰會上,中國絲綢協會、天津工業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浙江傳媒學院文化創意與管理學院等與河池市簽訂了合作協議,將共同以技術創新推動桑蠶產業加速發展。同時,會上還簽約了20多個合作項目入駐宜州輕紡城,進一步豐富宜州桑蠶產業生態。
河池市委書記秦春成表示,下一步,河池市將聚焦樹標桿、強品牌、補鏈條、聚集群以及搭平臺、走出去,抓住“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機遇,以宜州為核心區,推進桑蠶種養基地和繭絲綢精深加工園區建設,打造河池絲綢產業生態圈,逐步向廣西、廣東以及東南亞等地覆蓋。同時,河池還將借勢“一帶一路”南向通道向歐亞延伸,進一步擴大桑蠶繭絲綢產業的影響力,打造全國聞名、輻射全球的“中國絲綢新都”。(范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財經排行榜
-
2021-12-16 16:07
-
2021-01-29 11:12
財經熱門推薦
-
2021-12-16 16:07
-
2021-01-29 11:12